關於孩子成長與教育理念的話題,我經常聽到兩派極端的想法:
第一派:
家長覺得孩子一定要卯足全力,全方位學習,一定要贏在起跑點,也就是所謂的“怕輸”心態。
他們覺得犧牲玩樂的孩子才能先苦後甜。這在現在的新生代家長群中,占了大部分比例。
第二派:
家長會說:“我只希望孩子平平安安、健健康康地生活就好,不用太努力,成績不重要,將來也不一定要出人頭地。”
他們覺得享受玩樂的孩子才能幸福地成長。
對於以上兩派説法,我不會選邊站更無意冒犯任何一個思想派系,因爲它們就跟學術中不同的理論一樣,必有其存在的價值,當然也有各自的弊端。
由於第一派思想被關注和討論的程度極高,因此,我就先針對第二種思想,發表個人淺見。
真的不用太努力?
一昧提倡學習不重要,只要平安健康就好,看似為孩子著想,在我看來或多或少帶有自私和不負責任心態。
如果能夠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,讓孩子多接觸不同的領域,不同的技能或學習範圍,開拓孩子的視野,他們才會從中知道自己比較喜歡什麽非常討厭什麽。
這樣的方式,其最大的價值就在於讓孩子們在長大的過程中多了一個選擇權 — 將來讀什麼科系,看什麼書和電視節目,選擇哪個行業領域做什麼樣的工作,交什麼朋友,選擇怎樣的伴侶,想過什麼樣的生活……
然而,如果你在那之前就已鎖定: 學業成績和學習不重要,你間接幫孩子做了人生最重要的決定,那他以後就沒有選擇的機會,只能順著你的安排,無欲無求、平平淡淡地過完一生。
這樣的生活的確無可厚非,但是,這也極有可能會因此而埋沒了孩子潛在的天賦和發光發亮的可能性。